时间:2022-09-10 22:03:41 | 浏览:2903
新华社海口8月4日电 题:海南文昌:依托特色产业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周慧敏
将文昌鸡打造成特色农业靓丽名片,带动养殖户致富增收;建设现代化产业园,推动渔业绿色转型;发展航天旅游,让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近年来,海南省文昌市依托特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昌市一家文昌鸡孵化厂的工作人员在检查鸡蛋(2022年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一只鸡”造就亿元产业
文昌鸡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如今,文昌鸡产业不仅成为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文昌的一张名片。
这是2022年7月13日在文昌市公坡镇东坑村拍摄的文昌鸡。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走进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的屠宰加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正有序忙碌着。经过屠宰、降温、切块、包装等程序后,多种文昌鸡产品经冷链配送至各地市场。
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旭丽表示,公司近几年开始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我们这两年推出的椰子鸡套餐,很受消费者青睐。”她说。
近年来,文昌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为文昌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据统计,2021年,文昌市文昌鸡饲养量7500多万只,文昌鸡产业总产值达24.06亿元。文昌鸡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和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了解,文昌以潭牛、传味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均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向农户统一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最后再统一回收,农户只需提供场地和劳动力。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让农户资金投入少,而且收入更加稳定。
文昌市公坡镇东坑村的养殖户韩学元就是受益者之一。从2019年开始,韩学元与潭牛公司合作,一年养殖文昌鸡约7万只,年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
鱼虾螺“住”进楼里
在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建设如火如荼。一栋栋水产养殖示范厂房拔地而起,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原来鱼虾螺也可以“住”进楼里。
因为拥有优良的水质,冯家湾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成为闻名的“虾苗谷”。然而,在长期粗放式养殖下,海洋生态亮起“红灯”:部分区域沙滩淤泥化,海水质量下降。
针对问题,文昌推动冯家湾一类生态红线内海水养殖全部退出,并通过种植红树林等方式开展生态修复。为了实现群众增收和生态保护共赢,文昌利用近7000亩的国有土地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安排退出养殖户入园发展。
这是进驻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的渤海水产虾苗养殖车间(2022年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曾广能是首批入驻园区的养殖户之一,已经尝到了现代化工厂养殖的甜头。今年4月到5月,曾广能陆续销售蓝瓜子斑、老鼠斑等鱼苗20多万尾,销售收入超百万元。
“比起传统养殖模式,这里温度恒定、光照可控,空间利用率高,培育高端品种鱼苗很有优势。”曾广能说。
截至目前,园区已引进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2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
为缓解水产养殖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产业园从深海集中取水、统一供水,最大限度减少对海岸生态的破坏,同时有效提升水质。园区内产生的养殖尾水、加工废水、生活污水等,经过现代化工艺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管委会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刘文龙表示,未来产业园将围绕“产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目标,辐射和带动整个海南渔业转型升级。
这是将养殖场和池塘清退后的文昌冯家湾一类生态红线区,通过种植树木等方式修复生态环境(2022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航天发射带动民宿“一房难求”
上个月,问天实验舱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祝影经营的民宿在发射前一个月就已经预订满了。祝影说,民宿有14间客房,每次火箭发射时都是“一房难求”。
2016年,看到了航天发射场带来的机遇,祝影和丈夫从深圳回到文昌市龙楼镇海边村开起了民宿。
游客在文昌淇水湾海边观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20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位于龙楼镇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第4个航天发射场。2016年火箭首飞后,龙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镇成为远近闻名的航天小镇,每次发射任务前,都有大量游客到来。
这几年,祝影见证着村里的变化:民宿和农家乐越开越多,海边村已经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小型旅游目的地。目前她正考虑对民宿进行改造提升,增加餐饮、赶海等配套服务,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这是在文昌市龙楼镇淇水湾沿岸的民宿,游客可以在阳台和沙滩上观看火箭发射(2022年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在邻近的好圣村,村民林春雪和丈夫于2011年回到村里,在自家盖的新房里开起了农家乐。林春雪说,前些年一年收入10多万元。
在航天发射的辐射带动下,有着约3.2万常住人口的龙楼镇上,有条件的居民、农民纷纷转行改吃“旅游饭”。2021年,龙楼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全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的5559元增加至2021年的19171元。
原标题:走进县城看发展丨海南文昌:依托特色产业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4月23日消息(记者苏靓)开栏语:今年五一小长假,放假时间从3天延长至5天,人们的出游热情、需求将被极大释放。自今日起,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开设专栏。海南作为全国人们旅游目的地,备受游客关注和青睐。
提前预告:本人专注于普通人拿来就能用的自由行攻略,扬州、开封等更多自由行攻略即将上线,敬请关注我!三亚是很多人理想的旅行目的地。近年来,关于三亚宰客的一些新闻屡见报端,给人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印象,大家普遍认为三亚旅行费用较高。
来源:海外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先后来到三亚、五指山、儋州等地,强调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三次前往海南,每次都是在万物勃发的4月,每次都为琼州大地的未来
来源:人民网“院士专家企业行”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委人才办主任鲍勤勇便深入各工业园区走访,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宣传招才引智政策。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只有让人才出彩,才能助力发展精彩。近年来,该区坚
□魏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交通强国,加快中部地区崛起
“双减”工作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淮南市大通区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科学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高度重视,营造落实“双减”工作
9月15日,市委副书记王现坤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问题厕所排查整改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入任泽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白子军、孙亚杰 记者李建成)近日,承德市双滦区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涉及跨境电商、装备制造等领域。今年,该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7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今年以来,双滦区强化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立足产业基础和
河北日报讯(记者尉迟国利)平泉市坚持“人才兴市”发展战略,聚焦市域发展人才需求,加强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建设。聚焦产业布局,着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持续实施“一产业一基地、一平台一团队”引才育才模式,不断推动产
鹏飞集团5G+中央调度指挥管理平台工人在汾阳市一酒企生产线上忙碌山西一禾铝业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铝合金杆延伸5万吨铝合金导体项目生产车间一角全面建成的静兴高速岚县段一角无人机拍摄的吕梁一中春华秋实,又是一年。回望刚刚过去的2021年,